星期日帶嘉祥到故宮欣賞艾雪的魔幻世界畫展

巧遇祥祥隔壁班的老師帶著幾個孩子也來看展覽

原來,這一班的老師在期中期末考後

只要孩子有比上次進步老師就會安排一些活動

鼓勵孩子們為自己的課業努力及負責

祥祥的老師雖然不是用這種方式

但我也能深刻感覺老師的用心及認真

對於這些默默為孩子付出的基層老師

我充滿了感謝和感動

我相信 這樣的老師也在許多角落為孩子們努力著

對於未來我亦充滿了期待

 

傻瓜老師 用商周救回孩子閱讀力         商業週刊 1384期

五月十七日,首屆十二年國教會考上路,作文題目:「面對未來,我應該具備的能力」。題目看似容易,許多考生卻大呼難聚焦;但,在彰化永靖鄉福興國小老師陳建榮的課堂中,竟有一群小五生,已經在教室裡上起「教你面對未來」的閱讀課。

 

不只面對未來,當一般小五生還在讀一成不變的歷史故事時,這些陳建榮學生手上的書單,已經包括:《智慧電表》、《綠色油田》等,是連大人都搞不清楚的議題。

 

以務農以及園藝為主的彰化永靖,雖然不是一般印象中的偏鄉,但從福興國小走到最近的7–Eleven便利商店,仍須三公里,全校僅十二班、三分之一學生出自新住民家庭。

 

但這位陳老師,竟以社會菁英為主要讀者的財經雜誌,做為高年級小學生的閱讀教材,並為每一篇文章量身訂做親子共做﹁課後評量單」,在中台灣的這個農業小鎮,慢慢推動閱讀運動。

 

親子共做評量單建功:

 

越南母女,學認字治好害羞

 

這樣默默做了一千多個日子,最近終於吸引出版社敲門,將他四年多來的學習單(編按:包括文章與課後評量兩部分)集結出書。

 

閱讀,看似簡單,但要帶進永靖的小學教室裡,難度卻不低。走進這間「長」在葡萄園田中的小學教室,班上一半是台灣人、另一半是新住民之子。

 

陳建榮的學生陳怡婷,是個典型的例子。

 

陳怡婷的媽媽十多年前從越南嫁到台灣、爸爸因病在家,是個標準的「混血寶寶」。害羞、講話細如蚊子聲的陳怡婷,在學校老師教什麼,她背什麼,四年級前從沒有進入過前十名。雖說媽媽已能用國、台語交談、做生意,但陪她一字一句閱讀,卻很難。一般家庭中常出現的「父母共讀」,對她來說是奢望。「全校有三分之一來自新住民家庭,非單親就是隔代教養,學習程度高低差距很大,」彰化福興國小校長謝鴻達點出鄉下教育的殘酷面貌。

 

但,每週一到兩次的閱讀課,讓害羞、少語的陳怡婷有了改變!「(閱讀課)開啟了我對人事物的好奇心探索,跟國文課背誦考試的被動不同,資料不滿足,還會到圖書館找相關書籍來讀。」她說。

 

她的導師陳建榮觀察,「課前她寫了學習單,課堂上能帶領低能力的同學,自律學習;過去總是悶不吭聲的她,(現在)還會舉手發言。」甚至,成績也從過去的不上不下,跳升到前十名。以往僅能說而不會讀中文字的越南媽媽,也開始拿著怡婷的學習單,陪她一起看著成功典範或者公益人物的起落,母女倆開始共同閱讀和學習。

 

一直從事語文教育二十年的陳建榮,沒有師鐸獎光環、更不是什麼Super老師,甚至連三次主任甄試都摃龜,四年前突然體會到孩子閱讀習慣低落,每週閱讀課,學生總是只到圖書館拿本書、交心得報告。

 

他更從教材中看見問題。翻開國小高年級生國文課本,整本約十四篇,是十年前的一半每篇內容約五、六百字,「孩子不擅長讀長篇文章。」更可怕的是,多數學生不會抓重點,「等於沒有思考,怎麼問問題、論述文章,」這是他的憂慮。

 

台灣學子在國際性閱讀研究計畫中表現不理想,證明他的擔憂。

 

近年來,「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」(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,簡稱PISA),或由國際教育成就評鑑協會主導的「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」(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,簡稱PIRLS),台灣學生閱讀能力排名下滑的趨勢似乎沒停過。

 

為了改變現狀,陳建榮捨棄教科書,在財經雜誌中,找到了解決之道。他認為,故事是磨練閱讀能力的重要起點,而故事要動人,應該要真人真事,相較於遙遠的歷史故事,財經雜誌中的人物,更真實、動人,對學生也更具說服力和影響力。

 

雜誌真人真事成寶庫:

 

讀印尼報導助長自我認同

 

他以〈深入全球最大綠色油田〉一文為例。班上一半是新住民子女,母親多來自東南亞諸國。長久以來,東南亞被視為落後地區,但讀過此文,孩子了解到印尼是深具發展潛能的國家,「了解經貿關係,也擴大國際觀,無形中也提升自我的身分認同,」他觀察。

 

經過調查,愛好閱讀「人物故事」是孩子的共同交集;而陳建榮自己從雜誌文章中得到人生啟發,也認為勵志內容很適合當成教材,便將此視為取材途徑。

 

四年來,他廣泛挑選雜誌中的好文章,一共選出一百三十五篇值得孩子閱讀的教材,每四至六篇,印製成講義,免費供給班上二十四名孩子,每學期六千元的印製費自己吸收,至於編製時間,也只能利用下班之後的四點至十二點進行,當然沒有加班費可領!

 

不僅將文章編輯成冊,陳建榮更為每一篇文章量身打造親子共做的課後評量。《商業周刊》出版部總監羅惠萍就認為,課後評量是陳老師學習單中極具價值的部分,可透過裡面的題項順藤摸瓜……評量的目的可不是打分數,而是幫孩子梳理文章重點。

 

在〈李嘉誠十四歲遇巨變,淬煉領袖格局〉的選文中,陳老師就提問學生:「一九四九年中國政權轉變後,由於生意中斷了,他的老闆決定關掉工廠,為何他反而認為是創業的好時機?」「你覺得『知識改變命運』這樣的觀點在你身上行得通嗎?請說明你的理由。」

 

只是,財經雜誌一篇文章動輒上千、甚至有的長達三千字,本來訴求的是社會菁英,對於字彙量不多的高年級生來說,不困難嗎?

 

思考訓練是第一個出發點。「其實長篇文字就跟看書一樣,許多書講得也是企業家奮鬥故事;文字艱深對小朋友影響並不是那麼大,因為一般閱讀會特意忽略看不懂的地方,全部瀏覽完就會懂一個大意。」陳建榮表示。

 

開設多元作文班的陳安儀說,很多人認為讓小學生讀《商業周刊》,乍看之下好像「太深了!」實際上,一點也不。「對孩子來說,一篇文章『深不深』,重點不在於成語、字彙或是專有名詞,而是在『故事吸不吸引人』。一篇生動有趣的採訪稿,即便字數繁多,也絕對不是閱讀阻力。」她觀察。

 

除了閱讀,陳建榮也透過分組討論,激發學生的思考與訓練口條。「鄉下孩子對於勇於表達的自信還是不足,」他坦言,用能找到答案的填空題,幫助孩子找重點;學習單中大量沒有標準答案的申論題,讓學生能進入詮釋、闡述的學習階段。

 

前者屬於自律學習,小組討論由高能力帶領低能力,則是進一步激發同儕討論與表達能力。他在學習單前面總有一段致父母的話,主要闡述文章內容大綱,他希望孩子學會「能閱讀」、「會思考」等能力外,更重要的是親子一起共讀,閱讀習慣才會建立。

 

四年不算短,是怎麼一路走來的?「學生沒有接受,我怎麼可能堅持這麼久!」採訪近尾聲,木訥的陳建榮緩緩道出。耗費課餘時間、忽略博士論文歷程中,太太不支持、同儕質疑等,但還是沒有放棄的理由。

 

一個簡單的起心動念,不僅讓偏鄉的孩子們擁抱一輩子的閱讀能力,同時也讓一位陽春老師,翻轉了原本一成不變的教學生涯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晨星誠意星手相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