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你還執著於“業精於勤而荒於嬉”嗎?

你還不敢放手讓孩子勇敢探索大膽玩嗎?

1

玩家族-2006.10.09花蓮水璉國小爬樹趣

在“玩”的背後,有沒有那些是學校敎不來,但卻是對孩子十分重要的事…..

2

愛玩家族-2008.3.30南投三育基督學院露營

大家都知道,魏叔叔酷愛大自然、愛玩,也愛找大家陪著孩子一起玩

3

愛玩家族-2008.03.30桃米生態園區

除了學校內戶外教學,畢業班的畢業旅行之外

也有ㄧ個家長間的“愛玩家族”,會定期安排戶外活動

如登山、露營、海泳、走步道、看螢火蟲等,親近大自然適合孩子的活動

4

愛玩家族-2007.04.22雙溪賞螢

而這就是ㄧ種體驗式的學習

連續三年和十階的孩子一起參與畢業旅行的過程, 和品卉 老師都有共同的感覺

這屆的十階孩子,在向心力團隊默契與互助合作上都來得比前二屆更好

5

愛玩家族-2006.11.04福山國小露營準備食材

我們推敲其原因,應該是其中有ㄧ半以上的孩子,在假日時也經常有所互動

6

愛玩家族-2008.05.04牡丹國小〈躲避球〉

例如:去游泳或參加“愛玩家族”的活動等,而這些互動的經驗會影響他與其他孩子,形成班級的風氣與文化

7

愛玩家族-2007.09.30外木山沙灘〈海泳〉

希望孩子們長大後會有ㄧ群從包尿布一起長大的好朋友,這也是你們的想法嗎?

8  

玩家族-2008.03.30桃米生態園區

愛玩家族又要出動了,5/316/1要去明池馬告神木群

心動了嗎?

看看時間與行程,趕快詢問報名吧!

愛玩家族-5/316/1明池、棲蘭、馬告二日遊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ts2842/article?mid=2301&next=2006&l=f&fid=40

 

~文章分享~

新加坡總理也鼓勵的體驗式學習

 

課堂上學到的都是容易考過就丟的知識,但體驗式的學習,也就是透過操作、勞苦,甚至是衝突,所學到的東西,將會是自己一輩子的財富。

 

這艘在海上航行四天三夜,八十個小時的「香港外展精神號」,是一間海上教室,更確切的說,它是移動式的訓練基地。

這整個航程,由訓練、出海到靠岸,就是一個完整的體驗式學習。

「外展」由英文「Outward Bound」翻譯而來,中文字面來看,無法顯示其深厚的意義,它原意就是指「船隻出港,航向大海」,更深層的指涉,是指一個人經由戶外冒險,以及一連串的自我挑戰,鍛鍊強韌意志力而邁入人生的成熟期。

外展教育已是星國正式課程 中學生須參加五天冒險計畫

在新加坡,外展教育被納入正式教育課程,至今四十一年。該國規定,凡十四到十六歲的中學生,都必須參與這種為期五天的冒險計畫。今年開始,他們更鼓勵學生到全球冒險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二○○四年當選總理時,就在國慶演說中強調「外展」教育體驗式教學法,實現了「教學生越少,他們學得越多」的教育理想。

李顯龍高度肯定這種教育方式對他的影響,他回憶:「學校派出一組組的中學生到新加坡外展學校五天,老師和學生都在那裡上課,你可以體驗所有外展活動,露營、使盡力氣、運用你的肢體、鍛鍊你的意志力,體驗險惡的環境,挑戰、測試每個人的領導能力……。這不是教育部下命令,學校必須要主動來做。」

外展教育的源起追溯到六十多年前,在英國有一位逃避希特勒逮捕的猶太裔德國人科漢(Kurt Hahn)。他童年因為日照中暑,形成永久性的殘疾,但在克服病症的過程,卻發展出連貫其一生的教育思想。

他認為:「你的缺陷,永遠是你轉化的契機。」「你永遠有你尚未發掘的自我。」他感到當時英國制式教育太過著重智力發展,輕忽身體、意志力的鍛鍊。一九四一年,他在英國威爾斯建立了第一所外展訓練學校(Outward Bound School)。

第一所外展訓練學校源自英國 將戶外變成教室,強調在做中學

外展教育經過六十七年的發展,這種專門教人冒險、開拓自我的機構,已擴散到全球三十五國,總計四十七所外展特設學校。二○○五年,台灣外展教育中心(OBT)也正式取得國際總會認證及授權。

台灣外展教育中心執行長廖炳煌說:「台灣天然環境就是外展教育最好的教室,四面環海,島上三千五百公尺的高山超過四十八座,台灣孩子不懂山、不懂海,是非常可惜的。當葡萄牙人對台灣大喊Formosa時,我們要思考,到底我們要爬多高、航海多遠,才可以體會到這種蒼綠之美?」

外展教育將戶外變為教室,鼓吹體驗式學習(experiential learning model),強調經由「計畫→行動→檢視→應用」(plandoreviewapply)在做中學習。戶外的變動及不可測性,和課堂內書本上印刷的知識完全不同。它,沒有標準答案,而能夠學到真正能改變個體的活知識和洞察力。

美崙飯店協理王敏錡,國中時被父親送到新加坡受中學教育,他在國中階段也參加為期一週的新加坡外展學校訓練課程。

他記得當時一走到新加坡外展學校所在的無名島,他就很後悔,「什麼鳥不生蛋的地方啊!」他在那幾天第一次學到了獨木舟,也體驗了高台跳水,甚至如何用牛仔褲綁成充飽氣的救生圈,緊急求生。」

其中有一項,學員四個人一組駕駛無動力帆船的訓練,年輕教練只教了基本動作,就要他們出海。他回憶說:「那天天陰陰的,快下雨了,我們四個人划了半天,反而離岸邊越來越遠,看不到陸地。轉來轉去找不到方向。」

沒想到教練發現他們,卻刻意不援救,反而用嚴峻語氣說:「自己想辦法!」結果他們四人在水面奮鬥了三、四個小時,透過團隊合作才回到港灣,「這個經驗我畢生難忘。」

前建中校長、現任嘉義市副市長李錫津以多年的教育經驗指出,台灣教育太重視覺、聽覺,少重視「動覺」,也就是親手做的教育。

在陌生異境裡冒險 更能激發解決問題的能力

結果,學到的都是容易考過就丟的知識。但是在異境中的體驗學習,卻永難忘懷。學習沒有專家,自己去體驗,才是最真實的。李錫津指出:「體驗學習指的是,透過操作、勞苦、流汗,甚至衝突學到的,才能在內心深處留下深刻的印象,內化成自己的東西,一輩子的財富。」

李錫津也引述羅家倫的《新人生觀》:「一個現代的青年要有文明人的頭腦,野蠻人的身體,和不可屈服的意志。」他指出,現在教育可以教出文明的頭腦,但像「野蠻人」強健的身體就不容易,而不屈服的意志力,須由逆境中操練才能獲得。

他指出,台灣父母對子女過多保護,「例如,寒流一到,家長就馬上責怪學校沒有下令穿長袖長褲。」

他現在在嘉義推展為期三年的童子軍計畫,「戶外,沒有標準答案,方法不只一種,能把飯煮熟的方法,就是好辦法。體驗式學習,鼓勵冒險,在陌生的異境裡,感官更敏銳,更願意放開心胸和他人合作,更能夠解決問題。

人為何要冒險?舒服躺在舊有的框框裡,永遠無法激發新思維。改變,才知道自己的不足。放下書本,往戶外學習吧!

 

本篇文章摘自: 商業周刊第 1068 

作者:吳錦勳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晨星誠意星手相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